遲秉成的個人雲
我的人生履歷
我人生的相片記錄
我喜愛的西洋歌曲
我人生的專業領域
國外長照服務機構(LTC)
接地氣床墊
環境輔助生活科技(AAL)
失智照護+隱形照護
衛福部銀髮長照
Technical Textiles(智慧衣)
社會企業(Social Enterprise)
共享經濟/區塊鏈
銀髮(養老)金融
3D printing
互聯網+
居家醫材
營養食品
熟年橘色商機
擴增實境(AR, Augmented Reality)
API 經濟
AI 人工智慧/機器人
新聞週刊:3D 列印從救世主變噱頭一場(2016/07/04)
3D 列印一度是傳統製造業的救星,是產業升級的捷徑,台灣政府也將 3D 列印列為產業轉型的途徑之一,但經過多年考驗,3D 列印技術似乎不如日前風光,《新聞週刊》分析指出,這個產業還沒開花結果,就已經開始凋亡。
2014 年一月 3D 列印兩大領先企業股價,3D Systems 與 Stratasys 站上近 30 年高峰,大部分人認為,3D 列印是製造業民主化的技術,讓消費者自行列印產品,為自家客製化商品,零售商店再也沒意義,消費者可以上喜愛品牌的網站,下載個人化商品資料,幾分鐘內就可以列印出來。
商品價格會大跌,國際貿易赤字會翻轉,供應鏈沒必要存在,因不需要大量生產,以及降低出口,對環境有益。但股價攀上高峰的同時,開啟往後兩年的崩跌,至今 3D Systems 股價下跌超過 86%,Stratasys 下跌超過 80%。
3D 列印從救世主變成噱頭一場,原因就是難用。現在,產業界與分析師都同意,炒作遠超過實際應用。甚至企業都承認這件事,但他們堅持這場革命還在醞釀中。
事實上,早在 1980 年就有 3D 列印這種東西,但當時使用的是沒那麼性感的字眼,即 Stereolithography 光固化。光固化是使用紫外線激光器,鞏固感光樹脂膠,用雷射生產三維物體,1986 年 Charles Hull 申請專利,同年成立 3D Systems 公司。Stratasys 在 1989 年成立,他們使用另外一種技術,熔融沉積成型,使用熱融化塑料絲,並以雷射成型。
兩家公司早期的服務是提供給需要快速原型解決方案,並可負擔上萬美元列印機的工業客戶。2005 年 3D 列印機價格開始下滑,尋找可生產自己零件的低成本列印機,開源計畫 RepRap 發布,世界上百家開發商使用到期專利打造列印機,並讓他們的設計免費給別人使用,讓生產過程迅速且廉價。
後來,3D 列印的熱情愛好者讓這項技術進入主流市場, 2007 年在募得 7.5 萬美元後,2009 年成立 MakerBot,開始販售 750 美元起跳的列印機套件。市場需求超過他們的產能,他們徵求已經有列印機的客戶幫他們生產零件以滿足新訂單。
這項需求吸引投資人,2011 年 MakerBot 募集 1,000 萬美元。2013 年 6 月被 Stratasys 以 4.03 億美元股票併購。
RepRap 的炫風讓產業界感到興奮,但是期待與現實落差,一直是 3D 列印公司的困擾,數位設計與製造工作室 Make Mode 嘗試兩個低成本機器,一個是 MakerBot 的 2,500 美元 Replicator 2,以及 Formlab 3000 美元的 Form 1,但兩個機器都無法打印出產品。
後來他們還是得升級到要價 2.2 萬美元與 6.5 萬美元的機器。Make Mode 不是唯一一家無法以低成本列印機生產產品的使用者,2015 年二月發生針對 Stratasys 的集體訴訟,消費者認為他們明知道 MakerBot 有缺陷,來自客戶的抱怨、競爭壓力、對低成本 3D 列印的幻滅,都打擊 3D 列印企業。
2015 年 MakerBot 裁員 20%,關閉 3 家零售點,後來又裁員 20%,6 個月後關閉其中之一個辦公室,Stratasys 股價掉。3D Systems 仍有意打造低成本列印機,但似乎被 Stratasys 拖累,股價後來跌得比 Stratasys 還快。
分析機構仍然樂觀,Wohlers Associates 在 2013 年預期 3D 列印到 2021 年可成長至 108 億美元,該機構最新預測更樂觀,2020 年產業規模可達 212 億美元。原因是消費端低價產品失敗,但高端產品會出頭。
譬如,可以列印金屬的列印機,可以整合進生產線當中。Stratasys 與空中巴士合作生產 1,000 個零件。Stratasys 與 3D Systems 觸角深入如運輸、醫療、牙科等產業,3D Systems 在去年 12 月停止消費者市場業務。
消費市場碰壁,逼得 MakerBot 掉進一個尷尬的處境,他們只好將目標轉至教育與專業領域,說服小學到大學機構,3D 列印機可以成為學習工具,在專業領域,MakerBot 填補 Stratasys 與 3D Systems 原型市場空缺,提供低成本列印機給需要快速便宜的模型給設計師與工程師,但前提是 MakerBot 必須讓自己的產品更可靠,延長保固期。
今年四月 MakerBot 推出開放資源產品設計網站 Thingiverse,Thingiverse API 開放給開發人員,讓軟硬體、設計師與列印機、使用者與服務無縫接軌,讓沒有列印機的使用者可與有列印機的人合作,他們相信第三方創新可以推升價值,如同 App Store 對 iPhone 的貢獻。至於何時才能進入家庭市場,就有得等了。
同時,MakerBot 裁掉大部分工廠員工,將列印機生產外包。母公司 Stratasys 股價一個月下跌 14%,3D Systems 下跌超過兩倍。投資人或許知道,如果 3D 列印產業要仰賴傳統製造業來幫他們生產商品,這樣就不叫做革命。
資料來源:2016 年 07 月 04 日 作者 黃 嬿
http://technews.tw/2016/07/04/3d-printing-would-be-a-bubble/
分享
字級設定:
TOP
0931172626.myku.tw